返回校园网
发布日期:2019-12-02
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613  
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教授为我校研究生做学术道德专题讲座

为了做好2019年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围绕“恪守学术道德,维护优良学风”活动主题,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和科技工作者积极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促进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助推双一流建设,水产与生命学院制定了《2019年水产与生命学院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方案》,策划了系列活动。通过学院和学校的沟通合作,成功邀请到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教授为我校研究生做报告。11月27日下午,在图文信息中心104,400多名研究生聆听了汪教授的“学术诚信与科学家精神”报告,报告由水产与生命学院院长谭洪新教授主持,副院长陈再忠教授等出席。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谭洪新教授主持

汪教授首先谈到了钱伟长精神,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谈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红色基因和海纳百川精神。希望我们每位同学在获得真学位的同时又可以获得真学问和真本领。

汪小帆教授做报告

接下来,汪教授说学术造假损害了中国学术界甚至国家的声誉,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的查处力度不断加强。要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翟天临事件”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要让培养质量提升起来,让获得学位严起来,并以鲜明的例子告诉同学们学术不端的五种行为,分析了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和后果。

最后,汪校长告诫同学们,要把诚信品格和科学精神刻在骨子里。

师生代表聆听报告

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不仅认识到怎样的行为是学术不端,学术不端产生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后果,而且在怎样成为一个科学家,科学家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方面受到很大启发。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

报告结束后,有些研究生发表了自己的学习感受。有人说青年人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牢固道德基础,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有人说绝对不能为了学位而采取学术不端的行为;还有人说要积极面对科研学术问题,努力锻炼提高本领,主动作为有所创新,早日成为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争取为乡村振兴多做贡献。

汪小帆教授是全国政协委员,担任上海大学副校长,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曾获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最佳论文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和自然科学牡丹奖、上海市领军人才、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队人选”。现任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复杂大系统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学术职务。学校研究生院和水产与生命学院将继续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为研究生开展系列教育讲座和活动,始终把爱党爱国教育作为根本遵循,将政治引领贯穿始终,丰富科学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宣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撰稿:杜文勇、杜振枭 摄影:周董华、常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