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校园网
您的位置:首页  基层组织  水产养殖系
水产养殖系

一、水产养殖系概况

(一)历史沿革

水产养殖系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921 年的江苏省水产学校水产养殖科。直到1958年水产养殖系学科逐步发展完善,并设立淡水养殖专业和海水养殖专业,在漫长的岁月中,水产养殖系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知名学者,培养了大批水产养殖高级人才,为发展我国水产养殖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在淡水养殖方面,设立了池塘养殖和大水面增养殖等教研室。陆桂教授负责大水面增养殖方向的学科建设,谭玉钧教授负责池塘养殖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其中,大水面增养殖教研室又设了大水面增养殖与资源保护和淡水捕捞两个学科组,前者除了创办人陆桂教授外,还有赵长春、李思发陈马康、童合一和陆伟民等教授;后者则有钟卫国、徐森林、郭大德等教授。池塘养殖教研室除了领衔的谭玉钧教授还有王道尊、姜仁良、王武施正峰教授,均是我国水产界的著名专家,师资力量十分雄厚

在海水养殖方面,初期有藻类养殖和贝类养殖两个教研室,王素娟为藻类养殖教研室主任,李松荣为贝类养殖教研室主任。后期藻类教研室划归到海洋生物教研室。1985年海产动物增养殖教研室成立,聚焦虾类和贝类的养殖开展工作,纪成林张道南等教授都是该教研室著名的专家。

此外支撑海、淡水养殖的专业教研室还有鱼类病害防治与微生物教研室、鱼类生理教研室和水环境化学教研室等,黄琪炎、蔡完其、赵维信、周洪琪、朱学宝、臧维玲等教授分别来自这些研究室,他们也对我校水产养殖专业教学和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水产养殖系初创时,“强调教学为经济建设服务,要当好老师,先要当好学生”,每年均有一大批教师到渔区第一线蹲点,并带领学生在渔区进行科学试验。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吸取营养,通过科研上升至理论,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学科,并在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例如,1958-1960年,在从事池塘养鱼学的谭玉钧教授带领下,在长江和黄河流域,一举突破了家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并逐步建立起鱼类人工繁殖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自1963年起,谭玉钧教授和王武教授赴无锡河埒口进行池塘养鱼高产经验总结,构建了我国池塘高产稳产理论体系和技术管理体系,解决我国“吃鱼难”问题,相关成果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自1960年起,在从事天然水域增养殖学的陆桂教授领导下,先后进行了钱塘江渔业资源调查、淀山湖渔业资源调查、太湖渔业资源调查等项目,并在我国首次对太湖进行鲤鱼的人工放流试验,取得明显效果;以郑刚、张英老师为首,对生活在淡水中的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进行了育珠试验,首次在国内取得了成功,此项目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63年,本学科王素娟朱家彦、刘风贤、章景荣、陈国宜等老师开展紫菜养殖,在舟山开始进行条斑紫菜的研究,且取得较好的成果,并于1964年通过水产部验收鉴定。

1980年学校从厦门集美回上海以后水产养殖系学科建设和教学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招生人数也逐步扩大,且自1983年开始招收水产养殖学科的硕士生。此阶段的重要理论与成果有:谭玉钧教授主持编著出版114万字的《中国池塘养鱼学》;由谭玉钧教授领衔,王道尊王武教授主要参加的上海市郊区池塘养鱼高产技术大面积综合试验,获1988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8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世纪80年代中期,河蟹养殖主要是湖泊中人放天养,投大眼幼体下去,回捕率很低,由谭玉钧教授牵头,王武严生良教授等经过研究,最早形成了蟹种培育的“四个一”工程技术——即一亩池塘放养一斤苗(大概5万只)、产一万只蟹、挣一万钱,在全国首先建立了蟹种的养殖技术,并向全国推广,开启我校河蟹养殖技术研发工作;以王武教授为首,开展精养鱼池水质管理的原理与技术研究,从研究池塘溶氧与营养盐类的变化规律入手,解决了增氧机的和无机磷肥的合理使用,研究成果分别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姜仁良、赵维信教授为首,通过对鱼类促性腺激素、性激素的变化规律的研究,阐明了鱼类脑垂体中GtH的释放规律和数量,并建立了鱼类促性腺激素、性激素放射免疫测定技术该项成果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根据水产养殖学科发展的趋势,为了强化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学校委派池塘养殖教研室和营养生理教研室的部分老师,王道尊赴日本国立养殖研究所进修水产动物营养和饲料派周洪琪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进修鱼类的诱食机制、赴澳大利亚北澳大学研究微藻营养价值的评定。据此,水产养殖系在国内首次提出建立水产动物营养和饲料学课程,并创建了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的领域,为学科科研打下良好基础,并相继获得相关奖项多项:如王道尊、周洪琪教授作为主要参加人完成的水产动物饲料标准及检测技术的研究,获1991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王道尊主持的青鱼饲料标准及检测技术的研究,199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海水养殖方面,1989—1990年,以纪成林、臧维玲为首的技术组,攻克了上海地区低盐度人工调配海水对虾育苗技术难关,取得生产性突破,被誉为上海市水产界的一件大事。

在大水面绿色生态渔业的发展方面,继上世纪50-60年代,陆桂教授及孟庆闻教授等前往新安江流域开展在水库蓄水前后鱼类资源的调查,之后,80年代陈马康及童合一等教授在指导本科生大水面捕捞实习的过程中也不断采集千岛湖、新安江及钱塘江的鱼类标本,撰写了《钱塘江鱼类资源》专著;在大水面增养殖的科研方面,童合一教授参与的农业部“七五”攻关项目“我国大水面渔业高产技术”,通过对江苏滆湖网围养殖的生态学研究和湖泊鱼类资源增殖技术的研究,使大水面养殖的单位产量提高到了每亩75kg以上,该成果获得了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陈马康、童合一教授参与的农业部“八五”、“九五”攻关项目也分别为滆湖、太湖的增养殖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校陆基工厂化高效养殖创新始于20世纪末,成立了由朱学宝教授领衔的设施渔业研究所。该研究方向和研究团队在农业部948项目、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及上海市西部开发科技合作项目等资助下,经过9年的科学研究、技术示范,形成的技术成果“循环水工厂化鱼类养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获得2006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综上所述,水产养殖系在老一辈科学家的默默奉献和不断追求下,已形成了水产高效绿色养殖技术特色和优势。特别是全国农林教材水产养殖方面教学的主要教材,都是由上海水产(现海洋)大学主编,奠定了我校在水产动物营养调控和高效绿色养殖创新方面的国内前沿地位。

(二)传承发展

在水产养殖系老一辈教师的熏陶和带领之下,一批新生代的老师,如成永旭、谭洪新、刘其根、戴习林、黄旭雄、冷向军、吴旭干、陈再忠、刘利平等教授代表,针对我国水产养殖的发展趋势,结合上海市水产养殖发展的主要特色和本身学科研究的优势,将水产养殖系的主要研发方向聚焦在特色水产动物养殖,如河蟹、加州鲈、鳗鲡、虾类及草鱼等品种的绿色养殖技术研究方面,在相关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传承和发展了老一辈水产养殖系教师开辟的科研领域。

成永旭教授团队针对河蟹养殖大量使用冰鲜鱼和低质原料,造成的河蟹品质普遍下降这一制约河蟹养殖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系统研究了河蟹的脂肪营养需求、性腺发育规律、脂类代谢和内分泌的关系,构建了基于营养调控下全程配合饲料高品质河蟹养殖技术体系,突破了河蟹养殖对冰鲜杂鱼和螺蛳的依赖,大幅度降低河蟹养殖水体的N、P排放。相关成果2016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此外针对从市场上流通的河蟹产品品种单一,每年上市时间集中,开发“强化育肥蟹和囤养技术、北方三年蟹养殖技术、雌雄分养技术等,实现河蟹均衡供应市场。将生态养殖技术除在长三角等主要地区进行养殖推广外,还将相关养殖技术向台湾、延安、青海、贵州、山东等地进行示范推广,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成永旭教授和刘其根教授团队聚焦稻渔高效绿色种养技术,并积极对接国家战略,主导澜湄合作;推进产业扶贫、乡村振兴。建立了稻-鱼,稻-蟹和稻-小龙虾等多种综合种养模式,在种苗批量繁育、营养素循环利用、施肥与害虫防治、种养专用饲料和水质调控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形成了一批实用技术成果。先后研发出稻田养蟹(湖塘田接力式养殖模式)、稻田养鲤(青田模式)等多种养殖模式,并在全国进行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先后获得两次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2013),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一等奖(2020)、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2021)等奖项。

我校稻渔团队作为发起者,2016年由上海海洋大学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成立了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引领产业发展。每年召开“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论坛”,发布“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团队成员参与了行业标准《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及其分标准的制定,与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一起主编《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与案例》、《绿色水产养殖典型技术模式》、《稻渔综合种养100问》等丛书及科普读物的编写,积极推进各级稻渔高效绿色种养示范区创建工作,在稻渔高效绿色种养模式标准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和201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上海海洋大学联合举办了两次国际研讨会,稻渔高效绿色种养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得到了《人民日报》的报道和宣传。

谭洪新教授团队针对陆基工厂化高效绿色养殖技术,设计和集成优化了由鱼类养殖池、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固液分离装置、生物絮凝沉淀-生物膜过滤装置、生化反应器、泡沫分离-臭氧消毒装置)等功能单元组成的淡水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主要养殖品种包括:澳洲宝石鲈、澳洲尖吻鲈、金鲈、银鲈、鲟鱼、虹鳟、花鲈、暗纹东方鲀、罗非鱼、长吻鮠、美国鲥鱼、淡化漠斑、牙鲆等;生产应用效果表明,载鱼量达12-58 kg/m3,系统构成兼容性好、集成化程度高、利于生产的灵活调度和安排,生物絮凝沉淀-生物膜过滤装置、生化反应器高效及小型化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体现了该型养殖系统整体技术水平已达到成熟、可靠的程度。近些年构建的基于生物絮团养殖技术构建的凡纳滨对虾工业化零换水养殖系统,2020年9月,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的要求和见证下,相关专家对上海海洋大学在安徽省来安县实施的“凡纳滨对虾工业化零换水养殖模式”项目进行现场测产验收。验收结果表明,该系统经240天生产运行,实现了连续3茬以上养殖水重复利用,商品对虾平均体重19.46 g/尾,结果单茬产量为5.03 kg/m3;成功地生产出零用药高品质鲜虾,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效益前景巨大的工业化水产养殖生产模式。

刘其根教授团队本世纪以来,在国内率先提出了以水环境保护为目标导向之一的保水渔业模式,从而使我国的大水面渔业从传统的以追求产量增长为主的发展向以水环境保护与渔业发展双赢的绿色生态渔业模式转型。刘其根教授在综合分析了千岛湖1998-1999年爆发蓝藻水华的可能生态学机制基础上,提出了以鲢鳙放养和修复水库鱼类资源来预防控制水华的方案,从此确立了千岛湖“保水渔业”的水环境保护与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之路。保水渔业不但为我国湖库大水面化解面源污染提供了技术方案,成为湖库污染物资源化利用的典范,而且也使我国湖库生态系统管理实现了水资源、水环境和渔业的综合生态管理。主编了《千岛湖鱼类资源》(2011)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千岛湖保水渔业为例》(2020)。在2018年千岛湖保水渔业产业发展大会上,刘其根教授作为千岛湖保水渔业理论的首创者获得了“千岛湖保水渔业产业发展杰出贡献人物”称号。在本团队的科技支撑下,千岛湖保水渔业已经成为大水面绿色生态渔业典型和标杆。

陈乃松和黄旭雄教授团队针对肉食性鱼类养殖过程中冰鲜幼杂鱼这一制约产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团队成员以我国重要的养殖经济鱼类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围绕营养生理与代谢、精准配方体系的构建、饲料加工工艺与关键装备等方面进行攻关。研究发现了大口黑鲈糖营养与代谢的先天性缺陷,创立了温水典型肉食性鱼类糖营养的新理论,饲料中超过10%的可消化糖便引起肝脏受损,死亡增高,生长减慢,饲料利用率降低。过量的糖摄入导致持续的高血糖和肝糖原累积。以上述鱼类糖营养的特性为切入点,在深入研究必需营养素需求量的基础上,创立了高效、低排放、低鱼粉和完全替代杂鱼的饲料配方技术体系。攻克了基于低淀粉配方和鱼类摄食习性的饲料加工工艺和关键加工设备的制造技术,建立了低淀粉水产饲料加工的关键技术,研制出高效、低排放、低鱼粉和完全替代杂鱼的高性能饲料产品,实现了大口黑鲈养殖生产中冰鲜鱼饲料的完全替代,促进了我国以鱼养鱼的传统养殖模式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新模式的转型。该技术已在佛山市南海区杰大饲料有限公司、浙江欣欣天恩水产饲料有限公司、广东恒兴饲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德清县鸿利饲料有限公司和杭州海皇饲料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推广应用,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冷向军教授团队率先开展了鱼类肉质改善的研究,初步阐明了脆化草鱼肉质变脆的生化、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系统开展了杜仲及其活性成分对草鱼生长和肌肉品质的调控研究;初步建立了鱼类肌肉品质的评价体系和品质改善策略,对于促进水产养殖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方面,解释了部分鱼类对晶体氨基酸利用不佳的原因,提出了改善晶体氨基酸作用效果的营养措施,包括改变投策略,晶体氨基酸缓释处理技术;和企业合作研制了系列蛋白源,如发酵豆粕、虾蟹加工副产物等;所创制的低鱼粉水产饲料配制技术,正在行业中得到推广应用。这些成果对于节约饲料蛋白资源,降低N排泄和饲料成本具有积极的意义。在观赏鱼营养领域,团队完成了金鱼,血鹦鹉等的蛋白质需求和体色调控研究,主编出版了国内首部观赏鱼营养的教材《观赏水族营养与饲料学》(2017年),成果已在观赏鱼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此外,团队率先发起了“长三角地区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技论坛”(2007年)(现已更名为“华东地区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技论坛”),并持续至今,已成为水产饲料业界最具影响力的大会品牌之一。

戴习林教授作为上海市虾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首席专家,多年来带领团队长期在一线从事虾类繁殖和生态养殖技术研究,开展过中国明对虾、斑节对虾、凡纳滨对虾、日本囊对虾、罗氏沼虾等虾类育苗、养成以及水质管理与生态防病等技术的开发和生产指导。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并行之有效的河口区虾类高产、稳产健康养殖技术和虾病综合防治技术,开发了虾类集约化、温室工厂化养殖技术和养殖设施装备,发明的水质净化网、提升式微孔增氧器与循环水孵育的罗氏沼虾育苗装置已在生产中成功应用

陈再忠教授团队对七彩神仙鱼、金鱼、锦鲤等主要观赏鱼类的遗传评价、品种选育、饲料配制、人工繁育等开展了系统研究,率先在国内建立了丰富、科学的金鱼种质资源库,各个品种建立了35个数量性状档案资料制定了32个品种的科学鉴定评价标准,为良种率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完成了七彩神仙鱼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评价,对所保存的种质资源进行了重要品质性状鉴定,筛选出一批优异新种质;开展了七彩神仙鱼全基因组测序与功能基因研究,构建了表型与基因型相关联的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体系;利用七彩神仙鱼野生种与人工种中的优异种质,创制了一批新材料;建立了七彩神仙鱼种质资源展示和共享平台,并形成保种与繁育基地,与上海、北京、广州和天津等省市观赏鱼协会、企业或组织长期进行七彩神仙鱼研究及养殖方面的合作。

刘利平教授团队针对淡水鱼土腥味控制与品质提升技术问题,特别是罗非鱼土腥味控制技术,发现造成罗非鱼土腥味和土霉味的关键物质阐明了品质下降的成因。率先开展了土腥味物质代谢动力学实验,确定了土腥味物质在鱼体内的吸收、吸附和迁移机制研究池塘养殖鱼类土腥味累积的生态影响机制提供理论依据。进而针对典型池塘养殖品种,研究了池塘养殖周期中物质投入及其水化学、沉积物等因子与土腥味物质累积的关系,阐明了池塘系统中有机污染物对养殖品种体内土腥味物质的吸收、吸附、迁移的影响规律,开发出基于微波蒸馏-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水产动物中土臭素和二甲基异莰醇的标准方法,并以此为基础优化了针对罗非鱼、草鱼肌肉特征的检测方法,为有效评价水产动物中土腥味物质含量提供了技术基础。探索并评估了土腥味物质的防控技术,筛选出能够有效抑制产土腥味物质的链霉菌的拮抗菌株,通过发酵工程参数的优化,获得具有抑制土腥味产生的微生态制剂产品,为控制水产养殖土腥味物质和水产动物品质提升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水产养殖系目前依托的科研平台有:2004年获批“农业农村部鱼类营养与环境研究中心2009年获批的“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1年获批的科技部“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以及农业农村部《稻渔综合种养生态重点实验室》、FAO水产生态养殖中心(CEA)。

依托的主要创新团队是上海市教委第一批高水平地方高校《水产动物营养调控和高效绿色养殖》创新团队为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河蟹高效绿色养殖、陆基工厂化高效绿色养殖等方面也相继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三次。在教学方面,曾获得多项奖项,如黄旭雄教授获得上海市育才奖,以成永旭主编、黄旭雄主要参与编写的《生物饵料培养学》获2008年农业部优秀教材奖。目前由成永旭主编,团队主要参编的三门教材,即《生物饵料培养学(第三版)》,《水产动物营养繁殖学》和《虾蟹类养殖学-第二主编》获准为农业部统编教材,这也更加凸显了团队水产高效绿色养殖和营养调控方面的国内地位。

 

二、 组织架构

1. 人员组成:

本系现有专任教师35名,100%为研究生学历;拥有教授16名副教授11名讲师8名

教授成永旭、刘其根、谭洪新、黄旭雄、冷向军、吴旭干、戴习林、陈再忠、沈和定、罗国芝、刘利平、华雪铭胡梦红、杨志刚、杨筱珍曲宪成。

副教授(副研究员)马旭洲、胡忠军、高建忠、刘红、刘至治、张文博、钟国防、李小勤、李嘉尧李松林、温彬。

讲师孙云飞、王伟隆、李慷、李云、陈桃英、刘文畅、孙佳敏、陶贤继。

系主任:成永旭

系副主任:刘利平华雪铭

系秘书:李松林、温彬

 

2. 人才计划:

进入新世纪以来,本系教师在各类人才计划的支持下取得了较快成长,部分教师已经成为本系发展的中坚力量。获得相关人才计划老师有:成永旭(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第二层次、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科委学术带头人、上海市教委曙光学者)、刘其根(杭州市钱江学者)、刘利平(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戴习林(上海市农业领军人才)、吴旭干(上海市教委曙光学者、晨光学者,上海市人社局人才发展资金资助计划)、冷向军(全国粮油优秀科技工作者、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罗国芝(杭州市钱江特聘专家)、李松林(上海市教委晨光计划、上海市人社局人才发展资金资助计划)、温彬(上海市扬帆人才计划)、刘文畅(上海市扬帆人才计划)、钟国防(浙江湖州“南太湖人才精英计划”创新领军人才)等。

 

3. 团队建设:

1)蟹类营养饲料和生态养殖研究团队(负责人:成永旭教授和吴旭干教授,成员:杨筱珍、杨志刚、李嘉尧和孙云飞)

该团队主要聚焦河蟹生态养殖和营养饲料,品质育种以及稻渔综合种养研究。目前拥有教师6人,博士后1人,硕博士研究生近100人。团队教师全部拥有博士学历,团队师资具有水产养殖、营养饲料、繁殖生理、分子营养和生殖免疫等不同的学科背景,紧紧围绕河蟹和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重要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进行深入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攻关项目和企业横向课题等,相关科研成果已经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在国内外均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和产业贡献度。

2)肉食性鱼类营养饲料与生物饵料研究团队(负责人:黄旭雄教授,成员:华雪铭、李松林、王伟隆)

该团队以加州鲈营养饲料研究为主,兼顾大黄鱼、石斑鱼、虾类和微藻的研究,目前拥有教师5人,硕博士研究生30余人,研究内容包括肉食性鱼类的营养调控、肉食性鱼类饲料开发、营养免疫学、虾类功能性饲料开发、微藻资源开发利用和抗营养因子的作用机制等,其中肉食性鱼类的营养饲料和对虾功能性饲料研究具有深厚的科研积累和较大的产业贡献,多项科研成果已在产业中进行转化和规模化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鱼类营养品质调控研究团队(负责人:冷向军教授,成员:李小勤)

该团队的研究方向为草鱼、大口黑鲈、凡纳滨对虾、虹鳟等的营养饲料和品质调控,研究内容涉及肌肉品质评价与调控、肌肉发育、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研发和观赏鱼饲料研发等。目前该团队拥有教师2人,硕博士研究生20余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蓝色粮仓”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攻关项目和企业横向课题等,多项科研成果已经在产业界进行推广应用,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和产业贡献度。

4)陆基工厂化高效绿色养殖研究团队(负责人:谭洪新教授,成员:罗国芝刘文畅

该团队针对“如何显著提高单位资源(养殖用水、用地、能耗)产出效率”这一重大技术与工程问题,研究和优化集成陆基工业化零换水养殖系统与模式,目前拥有教师3人,实验师1人,硕博士研究生近30人,团队师资具有水产养殖、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不同的学科背景,紧紧围绕南美白对虾、宝石鲈、罗非鱼、鳗鲡等鱼虾养殖及其尾水、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科学和产业化技术瓶颈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九四八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上海市西部开发科技合作、上海市科委项目和企业横向课题等,相关科研成果已经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和中国技术交易协会“金桥奖”(1次),在国内外均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和产业贡献度。

5)渔业与水产养殖生态学研究团队(负责人:刘其根教授,成员:胡忠军,孙佳敏)

该团队利用遥感技术、环境DNA技术、水声学探测技术以及在线水质监测系统等,收集获取和利用内陆水域中的各种水化学参数、藻类和浮游动物生物量或多样性数据、鱼类群落组成及其资源量等各种生态大数据,并结合流量、流速和水位等水文学数据,建立基于大数据的保水渔业生态学模型,清鱼类资源时空分布及其与藻类和水体理化环境的关系,深入研究鱼藻作用机理,进一步揭示渔水关系,为大水面渔业及水环境保护修复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应用技术和总体解决方案。近年来,该团队又以我国首个列入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以该稻鱼共生系统为主的多种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及其生态学开展研究,对比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与单种稻模式以及池塘养殖模式生态系统的环境特征、浮游生物群落、水体微生物群落等的差异,阐明其生态系统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差异,定量分析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在组织结构、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优势之处;充分评估和挖掘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种质资源,选育适应该环境的特定水产新品种;从稻、鱼生长发育特性、产量品质和生态效应等方面探讨山区型稻渔综合种养效益。此外,近年来还积极参与国家长江大保护战略,对长江水系濒危鱼类如秦岭细鳞鲑(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川陕哲罗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长江口名贵经济鱼类如刀鲚等、外来入侵鱼类如罗非鱼和太阳鱼等的生态学开展了系统研究,为濒危鱼类保护、外来鱼类入侵防控等提供理论依据。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项目及农业农村部、上海市农委及多个地方政府部门、企业横向合作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先后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13完成人)、二等奖(第9完成人),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3完成人)和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

6)虾类高效生态养殖团队(负责人:戴习林教授, 成员:刘红)

该团队紧紧围绕江浙沪河口地区虾类产业发展中的种源和高效稳产养殖模式等关键问题,重点开展凡纳滨对虾与罗氏沼虾的良种选育、繁殖以及健康生态养殖稳产技术研究,力争选育出具长三角地方区域特点的优良虾类品系,并不断提高虾类池塘、温棚、工厂化高效生态养殖稳产技术,研究与优化健康养殖模式、病害防控技术体系和养殖尾水处理工艺;此外,团队还长期坚持海洋观赏动物生殖与发育调控研究。目前拥有教师4人,实验师1人,硕博研究生20余人。先后主持国家星火项目,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上海市虾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上海市科委与农委重点攻关项目和企业横向合作等各类科研项目30项。在罗氏沼虾与凡纳滨对虾遗传育种研究,虾类繁殖与健康养殖及虾病综合防治技术,虾类集约化、温室工厂化养殖技术研究和养殖设施装备研发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多成果,曾获科技部科技特派员农村创新创业大赛初创项目组二等奖(第1完成人),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7完成人),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和社会贡献。

7)鱼类繁殖与生态养殖团队(负责人:刘利平教授,成员:李慷)

该团队围绕养殖水产品的“质”的问题,研究环境与水产品品质形成关系特别是土腥味的来源、去除技术,以及水环境对品质的影响与品质提升技术;此外,团队长期坚持鳗鲡的人工繁殖生理生态学以及绿色养殖技术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以及农业农村部、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农委重点攻关项目和企业横向课题等。团队与东盟各国以及FAO、NACA等国际组织合作紧密,参与科技部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

8观赏鱼繁育与健康养殖团队(负责人:陈再忠教授,成员:温彬、高建忠)

该团队针对观赏渔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生产品质低下与可持续利用问题,围绕观赏鱼保育与品质提升、健康养殖技术与模式开展研究,目前拥有教师3人,硕博士研究生近30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农委重点攻关项目和企业横向课题等项目。通过组织和承办水族产业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休闲水族展览会,以及与全国各地观赏鱼协会、企业或组织合作,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推广应用,在国内外产生较大的学术影响、产业贡献和社会影响力。

、教育教学

1. 本科教育

1)本科生课程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观赏水族营养与饲料学》、《生物饵料培养》、《水产饲料加工工艺》、《营养繁殖学》、《营养免疫学》、《水产品品质与安全》、《饲料分析与检测》、《甲壳动物增养殖学》、《养殖水化学》、《水产养殖工程学》、《养殖水化学实验》、《工厂化养殖高产探秘》、《水族馆创意与设计》、《循环水养殖水处理》、《鱼类增养殖学》、《专业外语》、《普通动物学》、《普通动物学实验》、《普通生态学》(双语和全英)、《水产学导论》、《水族工程学》、《观赏水族养殖学》、《观赏鱼养殖》、《水族高级研讨课》、《水族综合实训》、《生产实习》、《专业认知实习》等课程。

2)课程/平台建设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虚拟仿真实验)/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罗国芝,参与人谭洪新、刘文畅、张文博、孙大川等)。

2019年,“对虾人工育苗虚拟仿真实验”获得2019年上海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并被推荐参评教育部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项目(建设成员:刘红,李云,戴习林)

《鱼类增养殖学》是国家级精品课程、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生物饵料培养学》和《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上海市精品课程,《饲料分析与检测》是上海市重点建设课程。

2. 研究生教育

1)研究生课程

《水产动物营养学》、《水产动物饲料学》、《水产饲料加工》、《水产动物营养繁殖学》、《水产动物养殖学》、《样品前处理和仪器分析》、《分子营养学》、《饲料质量分析检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生产专题》、《循环水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现代显微技术》、《生理学科研方法》、《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养殖水环境监测与调控技术》、《虾蟹类人工繁育》、《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鱼类解剖与组织学》、《水产养殖与渔业生态学》、《科技外语》、《池塘生态学》、《绿色水产养殖专题》、《现代渔业发展》,博士生《水产养殖前沿》以及留学生课程《循环水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水域生态学》《环境生态学》《高级水产养殖学》、《繁殖生物学》、《水域景观规划与设计》、Fish Reproduction and Culture》、《Water Chemistry in Aquaculture》、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Aquaculture Frontier》等课程,其中《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上海市教委英文授课核心建设课程,《水产动物营养学》为校级研究生重点建设课程。本系教师组建了多个教学团队,其中《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和《生物饵料培养学》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结构合理、背景互补。

(2)人才培养

    近年来,本系通过与地方建立联合实验室,与FAO、国外水产相关的大学或者研究机构等建立国际合作实习项目、联合培养研究生等机制,拓展了国际化人才培养途径,有效提升了我院人才培养的质量;依托国内的相关创新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深入基层为国内水产行业培养了大批的技术服务人才,同时也使本系的教师队伍在“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中逐渐建立起“老中青”的人才队伍。

① 建成上海海洋大学北海市兴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产教融合作基地(编号:0320220002),共建“北部湾珍稀海洋生物保育与可持续利用”实验室;

②联合FAO共同申请并获得“上海市高校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项目”,培养6名FAO实习研究生

③ 本系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Deakin大学、以色列Negev Ben Gurion大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柬埔寨水产养殖研究中心、泰国渔业司淡水养殖研究中心和泰国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等建立国际合作网络,双方联合培养研究生和定期互访等,培养国际化视野的人才。

④依托上海市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协同创新中心和上海市水产养殖工程技术中心,本系组建了高效生态养殖技术服务团队,通过“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的办法,常年不定期对凡纳滨对虾和青虾养殖(上海奉贤、金山、青浦)、河蟹养殖(上海、江苏、安徽、浙江、陕西、贵州、云南和台湾等地)和加州鲈养殖(广东、浙江和江苏)主产区进行技术服务,不仅促进了产业发展,且培养和锻炼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为产业输送了大量理论联系实际的复合型人才。

四、 科学研究

1. 主要研究方向及目标

本系团队带头人成永旭、谭洪新、刘其根、黄旭雄、戴习林和吴旭干教授等,针对我国水产养殖的发展趋势,结合上海市水产养殖发展的主要特色和本身学科研究的优势,将水产高效绿色养殖方向聚焦在特色水产品养殖,如河蟹、加州鲈、虾类等研究方面,以及稻渔综合种养,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技术和大水面渔业研发方面,并形成两个明确的研究方向:

1)水产高效绿色养殖模式创新方向。主要进行稻渔综合种养(稻蟹,稻-小龙虾,稻鱼等)、陆基化工厂化循环养殖、大水面生态渔业3种高效绿色养殖模式的研究与攻关。

2)高品质水产品养殖和和营养调控方向。主要进行养殖经济动物如河蟹、小龙虾、加州鲈,草鱼等营养生理代谢、营养需求、营养品质调控等方面研究。

研究聚焦水产经济动物(如河蟹、加州鲈、虾类等)高效绿色养殖技术和营养调控,以及高效绿色养殖模式的创建(如大水面环境生态渔业、稻渔综合种养及陆基工程化养殖等),把水产高效绿色养殖技术升级与模式创新作为重大科技创新任务,突破优势养殖品种的高品质营养调控、环境友好型配合饲料等重大关键技术,创建高效、绿色、安全的养殖模式和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体系,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

 

2. 承担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十三五以来,本系教师在国家级项目、上海市及省部级项目、省部级奖项和专利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6年以来共获国家自然基金、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体系、科技部蓝色粮仓、水专项等各类国家级项目24项,总金额达3290万元;上海市及省部级项目25项,总金额达3623万元;2016年以来,共获各类省部级奖项12

3. 科技服务

1)服务产业

本系相关教师已经和广东恒兴、深圳澳华、上海农好和大北农集团等饲料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其中河蟹、加州鲈、大黄鱼和凡纳滨对虾等的饲料配方和加工技术已经在这些企业进行大规模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近五年获得了300多万元的科技成果转让费或后续研发经费,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依托上海市水产动物良种创制与绿色养殖协同创新中心和上海市水产养殖工程技术中心,本系组建了高效生态养殖技术服务团队,通过“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的办法,常年不定期对凡纳滨对虾和青虾养殖(上海青浦)、河蟹养殖(上海、江苏、安徽、浙江、陕西、贵州、云南和台湾等地)和加州鲈养殖(广东、浙江和江苏)主产区进行技术服务,不仅促进了产业发展,且培养和锻炼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为产业输送了大量理论联系实际的复合型人才。其中,成永旭教授团队从2012年起开始进行台湾苗栗大闸蟹养殖的技术援助,通过“提供优质蟹种+投喂配合饲料+长期驻地指导+定期讲座+强化育肥+品质调控”等进行大闸蟹生态养殖技术的整体输出,根据台湾苗栗当地的自然条件,建立了“苗栗大闸蟹养殖生态模式”,是大陆第一次对台的整体农业技术输出,成为两岸农业合作的典范。此外,成永旭教授团队通过在贵州、陕西黄龙和云南等地推广河蟹生态养殖,实现精准扶贫,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谭洪新教授团队突破工厂化规模型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系统集成、废水处理和规模化应用瓶颈,先后在我国浙江、江苏、云南、宁夏、湖北、新疆、安徽等地推广应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和水产业提质增效;主要养殖品种包括:南美白对虾、宝石鲈、长吻鮠、尖吻鲈、鲟鱼、罗非鱼等;针对都市市民对高品质生鲜水产品的需要,助力“叮咚买菜”电商平台挖掘优质水产养殖企业和水珍品,科技创新赋能于水产品的生产、供给质量与确定性。陈乃松教授长期坚持生产一线,先后对浙江科胜、江苏海辰、上海农好、浙江欣欣和广东恒兴等企业进行技术服务,推广凡纳滨对虾、鲫鱼、大黄鱼、石斑鱼和加州鲈的配合饲料配制和科学投喂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冷向军教授团队和通威集团长期合作,为通威集团的淡水鱼饲料版块进行技术服务,近年来通过参与“西藏亚东鲑鱼的科技扶贫项目”,在亚东鲑鱼规模化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突破的基础上,研发亚东鲑的配合饲料,促进了亚东鲑养殖产业化。黄旭雄教授团队长期对青浦虾类产业、上海光明集团、扬州嘉丰罗氏沼虾苗种有限公司和大北农集团进行合作和技术推广,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戴习林教授团队与上海申漕特种水产开发公司产学研合作三十余年,突破罗氏沼虾河口水繁育瓶颈,解决了技术难题,并成功在上海地区开展了斑节对虾、日本囊对虾与凡纳滨对虾的繁育生产产业化,基于上海市虾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从种源建设、生态繁育、健康养殖等方面为上海市虾类产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水产养殖系教师有着深入渔区开展科技服务的优良传统。每年暑假,我系师生都会深入渔区了解渔情,交流生产经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我系教师全面服务于上海市及周边地区虾类养殖,推广的河蟹生态养殖技术和新型稻田种养技术已经在全国部分省市得到了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成效。除了传统的水产养殖集中区域,我系师生还将相关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到了我国台湾省和中西部的广西、云南、宁夏、黑龙江等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精神指引下,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将传统养殖模式转变为“净水渔业”模式和生态种养模式。

 

(2)社会和学术兼职

成永旭:农业农村部稻渔综合种养生态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上海市动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水产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五届海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物生产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水产学报》《上海海洋大学学报》《生物学杂志》等编委。

谭洪新:工业化水产养殖与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特种水产工程分会委员、“叮咚买菜”首席水产科学家,《上海海洋大学学报》和《渔业现代化》编委。

冷向军:中国粮油学会饲料分会副会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理事、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委员、Aquaculture Nutrition《饲料工业》杂志编委。

黄旭雄:中国水产学会生物饵料专业委员会主任,亚洲水产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中国水产学会和上海市水产学会会员。

罗国芝:Aquacultural Engineering》和《Frontier in Aquaculture》副主编;第十一届渔业装备专业委员会委员;Aquacultural Engineering Societybioflocs technology六人工作组成员。

刘利平:13届、第14届亚洲水产学会理事。亚洲水产学会终身会员。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副主任,国家鳗鲡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一带一路”国家鳗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副主编,世界水产学会亚太地区执行咨询委员会委员。

刘其根:中国水产学会淡水养殖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态学会淡水生态学分会委员、上海市原良种委员会委员,《水生态学杂志》编委。

陈再忠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观赏鱼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农业部休闲渔业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渔业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水族专业首席专家、中国渔业协会七彩神仙鱼分会会长、上海水族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七彩神仙鱼同业会会长、天津市观赏鱼工程技术中心委员

戴习林:上海市水产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吴旭干:农业部农村部淡水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水产学会生物饵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和上海市动物学会理事,担任Review in Aquaculture、Frontier in PhysiologyFishes和Crustaceana等知名SCI杂志的学术编委

杨筱珍2021江苏盐城市“黄海明珠人才计划”领军人才

胡梦红: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鲎工作组委员,中国物种专家委员会CSSG成员,Frontiers in Physiology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副主编,Scientific Reports编委。

李松林: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委员、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客座编辑;Frontiers in NutritionFrontiers in Physiology杂志评审编辑。

王伟隆:Journal of the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 客座编辑;NPO法人国际食育交流与促进协会理事。

张文博:FAO渔业委员会(COFI)会议中国代表团团员、FAO/NACA亚太水产养殖蓝色转型咨询专家、BAP认证的气候变化行动委员会委员、Frontiers in Aquaculture 副主编、Frontiers in Sustainable Food Systems 客座编辑

孙云飞: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动物行为专业委员会委员、Fishes客座编辑;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及Animals杂志评审编辑。

3)科普工作

本系相关教师历来重视科普工作,成永旭教授现任中国水产学会科学传播首席专家,吴旭干教授任科普团队成员,成永旭教授先后多次在江苏、山东和上海等地进行“蟹文化”、“稻渔综合种养”和“河蟹生态养殖”等方面进行科普活动,分别针对社区居民、农民、中小学学生和知识分子等进行宣讲,此外针对“小龙虾传闻”、“雌激素催熟大闸蟹”和“注胶螃蟹”等社会传闻,在电视台和报纸等媒体上进行科普活动。黄旭雄教授先后多次赴上海中学、青浦和光明食品集团等单位进行科普,让公众了解微藻的生活史、经济价值和人类的关系等。吴旭干教授先后两次在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进行“德国大闸蟹的来源和利用”和“东海三疣梭子蟹渔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科普工作,此外,还到临港明珠小学进行“大闸蟹生活史和蟹文化”的科普工作。胡梦红副教授多次参与广西、福建、上海等地开展面向大中小学校学生、社会民众、渔民、养殖员等人员的中华鲎和中华鲟养殖和保育公益讲座协助北海当地企业与上海海洋大学共建鲎海洋科普馆。陈再忠教授和温彬老师连续多年参加浦东新区“未来科学之星--科学家进校园”活动,走进10余所中小学讲授鱼类体色奥秘,受到广泛关注

 

撰写人:成永旭,李松林,温彬

2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