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报:大洋队里的年轻人

发布日期:2018-04-24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1627设置

“雪龙”船航线海洋环境调查、罗斯海调查、普利兹湾调查......南大洋科考是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的重要任务,执行这项任务的就是大洋队。大洋队在整个考察队中,平均学历最高,又是一支“文能科考做实验、武能卸货摘挂钩”的全能队伍。在大洋队,“80后”渐成中坚、“90后”崭露头角。考察间隙,3位年轻科研人员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故事。

(本报特派记者郭松峤)

翟万营:在南极海域钓鱼 

“老翟,你钓的鱼什么时候炖汤喝啊?”

“别开玩笑,这些鱼都是做实验用的!”

翟万营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是一名教师。作为考察队唯一有“合法”钓鱼资格的队员,他经常被队友们开这样的玩笑,每次他都是一本正经地回答。

33岁的翟万营是第一次参加南极考察,他的研究项目是“鱼类免疫在极端环境下的进化”。

钓鱼,解剖,实验……每次看到翟万营,他总是和鱼在“对话”。

2月21日,考察队乘坐“雪龙”船到达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港。船一停,翟万营直奔当地水产市场。“按照我们的计划,需要采集从新西兰海域和南大洋的不同鱼类,以研究其不同的免疫适应机制。”两天时间里,他一直在“水产市场”忙活。

在中山站度夏考察期间,翟万营白天参加卸货,晚上在海冰上钓鱼。“有一次钓了4个多小时,一条鱼没钓到,双手都冻伤了。”翟万营说,钓鱼也是件需要耐心和毅力的事儿。

截至目前,翟万营在南极罗斯海、中山站海域等地区获得了50余条南极鱼类余条南极鱼类,,包括伯式肩孔南极鱼、独角雪冰鱼、尖头裸龙鰧等典型南极鱼种。

“通过解剖,保存,实验室分析,最终将搞清南极鱼亚目鱼类在免疫系统中发生的遗传进化以及低温如何塑造了它们的免疫系统。”翟万营说,这项研究将有助于了解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郭桂军:西风带上放气球

春节期间,“雪龙”船航行在西风带,开往阿蒙森海。后甲板上,物理海洋实验室的队员们正在颠簸中准备布放探空气球。  在西风带,大家最想做的就是躺在床上,挨过晕船的痛苦。但是大洋队的队员们却要在这片海况最恶劣的海域观天测海。

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郭桂军博士负责布放探空气球,这是第34次南极考察走航观测的一项内容。此外,他在本次考察中还要执行走航温盐深观测、潜标收放、罗斯海和阿蒙森海物理海洋断面调查等任务。

对参加过4次南极考察的郭桂军来说,对付晕船有了一定经验,但他却依然担忧海况过于恶劣。“西风带的走航观测任务需要大洋队全体队员的协作,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郭桂军说,“看着大洋队队友们忍着晕船的难受劲儿工作,心里挺不好受的。”  南大洋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最为显著的海域之一,然而这片海域海况异常恶劣,观测数据少。郭桂军希望通过这次的观测积累,更加清楚地了解南极海域动力过程和海洋环境变化趋势,精准的把握南极海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

乐凡阁:罗经甲板的“常客”

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乐凡阁,今年24岁,是大洋队年龄最小的科研人员。  乐凡阁的专业是大气化学,此次考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采集走航期间大气中的气溶胶样品,并开展“南大洋有机气溶胶的化学物理特征调查”。

“气溶胶是悬浮于大气中的细小颗粒物质,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固液共存状态。”乐凡阁说,南大洋被认为是全球碳循环的大洋贡献主控区,但是关于海洋气溶胶的化学物理特征和海洋气溶胶的定量研究还相对有限。

乐凡阁告诉记者,开展此项研究,将为正确评估南大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反馈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的气溶胶样品主要是通过石英膜来收集的,原理也很简单,采样泵以一定流量抽气,当气流通过采样膜时,气溶胶细颗粒便会阻隔在膜上。”乐凡阁说。

乐凡阁上船以来,只要天气条件允许,他都会到“雪龙”船罗经  甲板收换采样模。换膜也是个精细活,操作过程中不能带来其他污染。乐凡阁每次都会在驾驶台换好,随后连膜带板一起送上罗经甲板。

乐凡阁还在罗经甲板安装了许多监测仪器,那是“雪龙”船最高点,遇风浪时十分摇晃,经常影响仪器正常工作,再加上时常刮风下雪,即便给仪器安置了防水箱,乐凡阁还是不放心,隔三差五便会查看一下仪器的运行状况。

一旦仪器出了故障,就得及时抢修。船不停地摇晃,加上强紫外线、凛冽寒风……原本白皙的小伙子乐凡阁,已变得黢黑。

“不怕没人爱,就怕仪器坏!”

乐凡阁调侃自己。

(来源:《中国海洋报》,2018年3月28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