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4-22
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331 次
|
||
科研动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耐高温大口黑鲈和抗链球菌病罗非鱼新品种培育”项目启动 |
3月30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农业与淡水渔业科技创新” 重点专项“耐高温大口黑鲈和抗链球菌病罗非鱼新品种培育”项目启动会在上海海洋大学召开。上海海洋大学为项目牵头单位,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陈良标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陈松林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王卫民教授,华南农业大学秦启伟教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杨弘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胡景杰教授、艾庆辉教授,厦门大学徐鹏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徐镇研究员作为项目咨询专家到会。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副处长徐长春、专项办主管许璇,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生物医药处主管舒碧芸应邀出席启动会开幕式。作为项目承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副校长江敏、水产与生命学院党务副院长黄旭雄、科技处副处长王丽芳等,以及来自10个项目参加单位共计60余位骨干成员出席会议。
项目启动会开幕式由王丽芳主持。江敏代表上海海洋大学对出席会议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对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上海市科委和各位专家表示感谢。江敏表示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项目已经进入正式实施阶段,上海海洋大学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将充分履行管理职责,积极做好协助与推动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保障,希望专家们对项目实施提出宝贵意见。
徐长春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要求进行了解读,对项目的具体实施提出了要求和期望。他指出,“海洋农业与淡水渔业科技创新”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通过精准育种、绿色养殖、生态增殖、智能捕捞、高质加工的关键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和产品创制,促进水产领域主导品种更普及、养殖技术更精准、国产装备更智能、渔业管理更智慧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具体到水产领域,必须把我国水产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希望项目承担单位和各课题要强化责任意识、规范管理,各课题间要联合攻关,多出亮点成果。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培育出耐高温大口黑鲈和抗链球菌病罗非鱼新品种。希望各单位加强沟通联系,按期完成预定目标。
舒碧芸代表上海市科委对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向项目团队和上海海大表示衷心祝贺。她表示,希望通过本项目实施,上海海洋大学与各项目参与单位精诚合作,在水产领域培育出新品种,按期完成预定目标,进一步推动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一流学科的发展。
启动会开幕式后,江敏代表学校为项目咨询专家颁发聘书。
实施计划报告环节由陈松林院士主持。陈良标汇报了项目背景、研究任务分解、一体化实施方案、预期目标和亮点成果等。各课题负责人围绕课题目标、任务分配、考核指标、进度计划、推进措施等内容分别进行了汇报。项目咨询专家组从课题实施方案的可行性、技术路线、参加单位的协同攻关以及项目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分别进行了点评。专家指出,该项目研究工作量大、难度高、涉及面广,应在新品种培育及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真正应用于水产新品种培育推广,培育出高温大口黑鲈和抗链球菌病罗非鱼新品种。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耐高温大口黑鲈和抗链球菌病罗非鱼新品种培育”项目由上海海洋大学牵头,湖南师范大学、中洋渔业发展(广东)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长沙学院 、湖南岳麓山水产育种科技有限公司、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等9家单位共同承担。项目围绕两个科学问题:发掘和创制优良种质资源,培育多种优良性状聚合的大口黑鲈和罗非鱼新品种;良种良法相结合,形成育繁推一体化的产业体系,通过联合攻关,创新育种技术培育出耐高温、抗链球菌病、生产和优质等组合优势明显的大口黑鲈和罗非鱼新品种和新种质,形成高效和抗风险能力强的育繁推新技术,为种业创新和高效生态养殖提供新的动力。该项目是上海海洋大学牵头承担的第三个水产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上海海洋大学在水产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竞争能力显著提升的重要体现。
(撰稿:翟万营 摄影:汪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