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校园网
发布日期:2022-09-26
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174  
“暑期社会实践”:助力“双减”-鸟类科普进校园

“暑期社会实践”:助力“双减”-鸟类科普进校园

生命团委 生命团团 2022-09-26 17:41 发表于重庆

助力“双减”-

鸟类科普进校园

暑期社会实践



图片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助力“双减”-鸟类科普进校园

负责人:张卫平

指导教师:张东升

项目成员:邱冰滢  陈亚欧  

孟兰婷  殷艺玮


-知行·助力“双减”-




1

- 项目内容 -



图片
图片


//项目目的


迎合国家推出的“双减政策”,降低中小学生学科教育压力的同时,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该项目以鸟类观察和鸟类调查等体验式学习为主,一方面可以训练中小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另一方面,对于鸟类美的体验,结合美术和文学方法,转化为学生的艺术修养。同时,该项目为大学生的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探索新的路径和平台。通过让大学生走进中小学生,进行观鸟等社会实践,服务社会,一方面提升了项目成员掌握和使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跟学校和中小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的摸索和试错,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适应社会需求,提升大家的综合能力。为双减背景下的中小学校提供高质量的综合教育内容。


//准备阶段


2022.2-2022.3:联系临港各中小学,调查临港各中小学的研学模式,并作出分析与总结,并对本项目的市场价值、市场需求作出初步判断与分析。(已与部分学校取得联系)

2022.3-2022.4:根据调查情况与分析进一步确定项目组的市场定位、经营模式以及主要活动,如:开展鸟类相关的校园讲座;组织学生观察各自校园的鸟类;设置鸟类科普的互动游戏等。并撰写项目策划书,进一步确定项目计划。组织开展项目团队成员培训,进一步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以及组织宣讲能力,以确保后续的活动可以有效地进行。同时,由团队主要成员联系并确定项目合作学校。


//实地走访


2022.4-2022.6:正式与临港各个合作项目的中小学联系,确定项目的开展时间、地点。但因上海疫情加剧,原定校内的鸟类科普讲座、鸟类科普的趣味小游戏活动以及校外的户外观鸟、鸟类调查活动无法开展。团队则通过线上手段开展鸟类科普活动,例如公众号文章推送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鸟类科普推文,如“鸟语伴成长·细辨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鸟儿”系列文章,并分享一些公益鸟类科普讲座的情报等,使得因疫情封闭在家的中小学生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2022.7-2022.8:上海疫情缓解后,经与合作项目的中小学沟通,收集了有意愿参加校外鸟类调查活动的学生名单,并在其家长的陪同下,进行了5次位于校外的临港地区的鸟类调查,分别为7月30号南汇东滩海堤、8月6号临港城市公园、8月13号赤风港、8月20号滴水湖、8月27号魔术林



2

- 项目成果 -


图片

本次组织学生实践观鸟总计观鸟数据隶属12目27科共计53种2702只次,其中骨顶鸡的观察只次最多为300只次。


//项目的应用价值


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科学素质,是当今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学生走进中小学课堂,传授鸟类生态知识,带领学生欣赏鸟类之美,感受生态之美,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青少年科普重点在于在科学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以及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的培养上。


//项目的实践意义


相对于其他科普对象,青少年群体是一个同质性较强的群体,其科普活动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研究新形势下青少年科普的一般模式,对于做好青少年科普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本项目积极响应国家需求。在我国全面迈向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建设科学—社会—人的和谐统一大图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需求。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使中小学生走出课堂,感受生态之美,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项目成果


鸟类科普走进中小学校园项目依托大学生社团,基于团队成员丰富的鸟类生态研究和观鸟经验,。目前市面上虽然存在不少研学机构针对“双减政策”与学校合作,开展了诸如汉服制作、刺绣、书法等室内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但是课外实践类自然科普活动少之又少,且市面上大都研学机构以盈利性为目的,缺少足够的专业度,因此存在相关教育浮于表面的情况,鉴于此,本项目组基于扎实的专业背景和观鸟经验,面向临港中小学生进行鸟类知识科普、鸟类导赏(导赏地点包括但不限于校园)以及开展与鸟类相关的游戏,介绍相关公民科学活动如鸟类调查、鸟撞调查等,开展室内与室外导赏相结合的科普实践活动,解放课堂,带领学生多维度感受生态鸟类之美,引导学生将主动发现、主动思考、勇于实践的习惯应用于学习生活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