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7-09-04
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776 次
|
||
社会实践——江苏省“渔民上岸”的开展现状及对策(访谈) |
交流访谈分析总结
3.1泗阳调研之行
7月28号,团队成员吴丛迪、姜莺颖、郭欣娅在江苏省洪泽湖渔管办陈处长的带领下,对江苏省洪泽湖水域的泗阳渔民开展了面对面的访谈,主要是未上岸和正在上岸的渔民。我们从与陈处长交谈中了解到洪泽湖水域的渔民,因地制宜,靠水吃水,利用洪泽湖的天然地理优势来养活一家老小。
在与渔民的深入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渔民祖祖辈辈都是靠捕鱼为生,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更有甚者是文盲。在提到“渔民上岸”工程时,渔民表示知道这个政策,政府部门宣传力度很大,通过横幅、海报、广播、宣传单、电视、走访等途径来传达政府政策,每次上岸时都能听到,政府部门领导也会亲自来家做宣传,并且有疑问时有专门的解惑机构。
期间,大多数渔民更加关心的还是上岸后的就业问题,目前随着渔业资源的不断缺失,渔民随时都面临着“失业”的问题,但是自己的文化水平低,上岸后又找不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也是渔民考虑要不要上岸的关键所在。
在访谈时,我们参观了渔民在船上的生活条件,一些条件好的已经具备现代化的居住条件,除了没网以外,其他条件跟岸上都差不多,这些渔民都是已经上岸或者正在上岸的渔民,每年11月份就回家休息,来年2、3月份再回来,在洪泽湖进行养殖,年收入能达到20万。但是还有一些渔民的居住条件还是很差,年收入只有2-3万,渔船也是很久之前的木质船,由于经济原因,实在是在岸上买不起房,为了小孩上学,只能把小孩放在家里70、80岁的老人或者亲戚手里带,经济条件特别困难,将近85%的渔民没有良好的理财观念,好面子,导致不能攒下钱甚至入不敷出。
还未上岸的渔民在船上的生活环境姜莺颖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