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5日下午,在水产与生命学院b102举办了2018-2019学年院级“行走的课堂”暑期社会社会实践结题答辩会。本次答辩会评委由翟斯凡老师、刘倩老师、部分院团委学生干部组成。
汇报的六个小组分别以“稻渔综合种养”、“循环水养殖”、“河道治理”、“长三角区域水产一体化”、“渔民上岸就业”、“长江经济带鳊鲂鱼类调查”为主题,分别从活动背景、前期准备、实践过程、调研结果、调研反思等角度介绍其项目成果,并分享了他们在实践路上的酸甜苦辣,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每位答辩人员讲解完毕后,评委们就调研过程提出问题及向团队提出改进措施。
水产与生命学院自今年5月启动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申报以来,立足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服务意识进而更高层次激发学生民族复兴的使命担当为目的,鼓励学生积极关注国家政策、社会热点、痛点,发挥主观能动性,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进行社会实践。共有300余名师生参与到校、院两级项目的申报当中,最终校级立项4项,院级立项6项。实现了跨专业、跨学历(本、硕、博)组建的项目团队。在历时2个月的调研考察过程中,实践成员们在新时代“乡村振兴”、“脱贫攻坚”、“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政策背景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和水产行业的迅猛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于此同时,同学们深入农户、田间地头,不畏艰辛与困难,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增长才干;培养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强烈意识,体会到新时代赋予大学生的责任与义务,在奉献当中实现自我价值。更重要是,让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