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校园网
发布日期:2020-03-07
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208  
水产与生命学院在线教学工作简报之一:水产养殖技术与工程系认真开展线上教学

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开展了信息网络教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积极响应,各位老师都投入到网络教学的准备和实战工作中去,现对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养殖技术与工程系的网络教学情况进行总结。

一、全系授课老师的工作筹备

学院领导对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高度重视,针对信息化教学实施和网上授课辅导,多次提出指导建议。水产养殖技术与工程系的任课教师紧密合作,沟通平台使用方法、作业形式、在线授课方法等,并提前把教学资料准备完善,保证网上教学的顺利进行。

高建忠、马旭洲等积极准备教学材料

胡梦红以教学督导身份在线记录刘其根的全英文《普通生态学》授课情况

二、开课情况概述

水产养殖技术与工程系共有15名老师,其中有刘利平、陈再忠、马旭洲、胡忠军、戴习林、谭洪新、胡梦红、刘其根、张文博、高建忠、温彬、罗国芝共12名老师参与网上授课。刘利平讲授《专业外语A》,陈再忠讲授《水族工程学》《水族高级研讨课》《观赏水族养殖学》《观赏鱼养殖》,马旭洲讲授《休闲渔业学》,胡忠军讲授《普通生态学》,戴习林讲授《生物统计学》《海洋生物学(无脊椎动物)(双语)》,谭洪新讲授《水族馆创意与设计》《工厂化养殖高产探秘》,胡梦红讲授《普通生态学》,刘其根讲授《普通生态学》《水产学导论》,张文博讲授《生物显微技术》,高建忠讲授《微生物学》《人兽共患病》,温彬协助讲授《水族工程学》《观赏鱼养殖》《水族高级研讨课》,罗国芝讲授《Aquaculture  Engineering》。老师们利用平台为学生提供PPT、视频教程、练习作业等教学资料,供学生学习或预习,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典型案例

(1)《水族高级研讨课》课程。该课程由陈再忠和温彬两位老师讲授,课程主要以直播的方式进行。直播过程中,陈再忠和温彬两位老师实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反馈的问题进行汇总、解答。每次课程结束之后,在“泛雅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作业发放,并要求学生按时提交作业。在当前现有条件下,实现了师生线上频繁互动、交流,学生的总体学习效果良好。

《水族高级研讨课》直播过程中同学们和温彬老师积极探讨问题

(2)《水产学导论》课程。该课程由刘其根老师讲授,课程主要以PPT、自己录制视频以及网上公开课的方式进行。在自己录制的视频中,刘其根老师先是热情的介绍了自己以及自己的主要研究内容,并把联系方式告知同学,鼓励同学们找自己探讨学习上的问题。在授课的过程中,刘其根老师语速合适,讲授知识的同时穿插自己一些有趣的经历,极大的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3)《Aquaculture   Engineering》课程。该课程由罗国芝讲授,主要以PPT和观看教学视频的方式进行。在前期准备工作中,该课程完成了所有教学材料的准备,并及时上传到了“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供同学们学习。由于线上教学的特殊性,为了使这些资源能够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罗国芝也对学生提出了明确严格的学习要求。每周都有一个学习任务勉励学生学习,如阅读英文文献或用英文描述养殖水体里氨氮的代谢途径等,同学们的学习动力足,教学效果良好。

罗国芝老师准备教学PPT

(4)《普通生态学》课程。该课程由胡忠军讲授,胡忠军提前把课程的PPT、文献等学习资源上传到了“泛雅网络教学”网络学习平台,并多次发布通知及时和同学们沟通学习大纲、成绩构成、教学方式等,以便学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就上课情况来看,同学们参与讨论非常积极,多名同学用英文参与讨论,可见学生们学习热情很足,教学质量比较高。

胡忠军老师准备教学资料

综上所述,经过一周的实践,水产养殖技术与工程系全体教师对在线教学模式、平台的使用、师生间的互动都在探索中逐渐适应、进步,并实现学习效果的稳步提升。我系第一周网络教学总体情况较好,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但也存在网络拥堵、卡顿、网络教学工具使用不够熟练等问题,我系老师会积极沟通教学问题、提升自身的网络教学能力,保证后续网络教学顺利进行。

(供稿:水产与生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