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校园网
发布日期:2020-03-14
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191  
水产与生命学院在线教学模范教师篇之二(张俊玲):不忘教育初心,建立课前导学-课中互动-课后反馈的在线教学“三部曲”

张俊玲,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种质与育种系副主任,党支部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曾获上海海洋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优秀教学团队”、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育才奖”和“渔经奖”优秀教师等荣誉,现主讲校精品课程《分子生物学》、市教委重点建设课程《遗传学》,从教15年。

张俊玲教授精心准备在线课程

课前导学—明确教学任务,清晰传递课程信息

得知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的通知后,她不忘教育初心,牢记使命,迅速投入到在线课程建设的准备和战斗中。作为《分子生物学》课程负责人,视频组织教学团队教师分工合作,利用泛雅平台分章节制定了学习要点、完善了教学PPT、制作了章节测验和作业题库,精选在线视频,并将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电子教材嵌入章节目录,使学生通过章节目录对课程信息一目了然,即取即用;同时将教学课件等资源存放于泛雅“资料”栏,供学生线下学习。她带领教学团队的多位教师在疫情防控期间团结一心、默契合作、乐于奉献,使该课程多门次间实现了资源的共享。

为保障学生学习进度和教学目标达成度,精心制作了每周的学习任务单,明确一周每次课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课件、在线视频、章节测验和作业)及时间节点,同时建立微信群,在每周日提前利用泛雅和微信群同步发送学习任务单,在课前形成以任务和问题为牵引的导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课前为学生提供清晰的章节资料和学习任务单

课中互动—运用多重举措,有效增强线上互动

利用课表上课时间集中开展教与学的互动,是线上教学的关键环节。这个环节采用了泛雅和微信群联用,提前在微信群公告签到、问卷、测验、抢答、讨论及答疑等信息,然后在泛雅平台发起活动。通过签到考勤,督促学生积极参与集中学习;通过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进度;通过即时的测验和抢答环节,有效的检验了学生自学成效;通过发布讨论议题,拓展了学生学习广度和深度;通过答疑辅导,解决了学生自学中遇到的疑点难点;同时欢迎学生在泛雅或微信留言,随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课中的各种互动,尤其是测验和抢答,又激励了学生进一步做好课前自学,通过这样的多措施并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线上线下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有效增强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保障了教与学的质量。

课中答疑与讨论,解决学生疑问,拓展学生学习深度

课中发布问卷调查、抢答与测验,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泛雅与微信群联用,集中与随时答疑解惑

课后反馈-评估借鉴并用,切实提升教学效果

她心系每一位学生,不让一位学生掉队;她一丝不苟、尽心尽责;她不断学习,精益求精。章节测验和课后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课前、课中和课后不时提醒着每位同学及时提交测验和作业,认真批阅了每一份测验和作业,并将评价与评语及时反馈给每位学生。同时通过布置特殊形式的作业,比如让同学提交在线学习照片和线上学习心得体会,多方面了解学生学习状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互动形式;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疫情防控期间线上学习的心理变化,积极正面的引导学生,确保学生心理健康。

同时,作为水产与生命学院在线教学督导,除了观看与检查学院分配的20门次在线课程的教与学,还在泛雅平台浏览了全院一百余门的在线课程建设情况,取长补短,并积极参与在线教学FD培训等,及时吸取先进经验,做到了边学边建,边教边改,以保障切实的教学效果。

认真批阅每一位学生作业,并及时反馈评语给学生

及时了解学生线上线下学习状态与心得体会

(供稿:水产与生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