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晚,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渔药研发与临床岗位科学家、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我校吕利群教授,应中国渔业协会、中国水产学会淡水养殖分会和中国水产养殖网邀请,在中国水产养殖网直播室向水产养殖行业技术人员及养殖户作“与时俱进的水产病害防控技术”直播课程,并接受在线采访和提问。
吕利群在中国水产养殖网授课
吕利群教授领衔的“水产动物检疫学教研一体化”团队依托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渔药研发岗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和上海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等项目,致力于解析淡水鱼类病原特别是草鱼呼肠孤病毒、鲫疱疹病毒和鱼类致病细菌的病原学分子致病机制,从而筛选新型药物靶点,开发药理和药效明确的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产动保产品和新渔药。团队主导开发的抗草鱼出血病小分子渔药(血停)的研究数据在Virology、Journal of fish diseases、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Archive of virology、Virology of journal、水产学报、中国水产科学等国内外病毒学和水产学领域经典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了EGCG等核心成份在水产养殖领域的所有应用使用权发明专利,已经进入临床备案和新渔药号申报阶段,建立的抗鲫疱疹病毒养殖技术方案预计今年在10个主养殖区开展大片区中试实验。新冠疫情发展以来,吕老师团队一直持续关注疫情对水产养殖春季作业的影响,关心养殖户春季安全生产,应农业农村部要求先后联合大宗淡水鱼体系病害相关岗位专家起草了“春季的鱼病防控及新冠肺炎时期的苗种运输等注意事项”等应急指导方案,对陕西等定点扶贫地区专门联系支援开展春季养殖所急需动保产品进行补给,服务一线养殖生产。
本次课程,吕利群老师围绕我国水产病害防控技术的发展,首先介绍了我国水产养殖业背景,以及中央1号文件“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的重要部署。从药物防控,免疫防控和生态防控在疾病防控中的地位演变阐述了与时俱进的疫病防控策略。回答了水产健康养殖背景下病害防控如何开展的重要命题。强调了水产养殖渔药减量行动方案和贯彻绿色生态养殖的理念,同时期望水产养殖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科学观,更激发了年轻从业者对新时代水产动物病害研究的兴趣。本次网络课程受到了水产行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欢迎,在线听众多达1.59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