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校园网
发布日期:2025-11-12
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10  
我校教授团队在草鱼基因编辑育种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草鱼位列我国“四大家鱼”之首,与罗非鱼、南美白对虾同属全球水产养殖产量前列的物种。我国是草鱼的主要养殖国,年产量突破600万吨,约占全国淡水养殖鱼类总产量的20%。我校李家乐教授团队采用传统育种技术,历经20年系统选育,培育出首个草鱼新品种沪苏1

,该团队在草鱼基因编辑育种领域再获突破。基于沪苏1优良遗传背景,利用CRISPR/Cas9技术精准敲除调控肌肉生长的关键基因——mstnb基因,成功获得生长性状显著提升F0新种质。新种质个体编辑效率62.0%—97.8%体宽、体高和体重项形态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7月龄基因编辑草鱼平均体重达203 g,较对照组提高17.5%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基因编辑诱导了肌肉纤维肥大,增强了肝脏对脂肪和糖原的代谢转化能力从而显著提升生长速度。长江流域草鱼的自然性成熟周期通常为4—5年,而该基因编辑技术有望在F1代内建立纯合品系,大幅缩短育种周期,有效提升草鱼育种效率与精准性。


草鱼繁殖基地受精卵显微操作


 基因编辑草鱼与对照组形态性状比较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在线发表于《Aquaculture期刊水产与生命学院李家乐教授和任建峰副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孙田洋博士生孟新展博士后李亚茹硕士生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文章链接详见: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4848625012414